赓续五四薪火 绽放青春风采 | 计算机学院青年续写新时代青春答卷

发布人:刘佳丹发表时间:2025-05-04点击:

百年前,一群爱国青年以热血点燃思想火炬,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镌刻进民族基因;百年后,在学院分团委的炬光引领下,学院青年以代码为笔、以数据为墨,在志愿服务、研学组织、团学建设、新媒体传播的浪潮中,续写着属于新时代的青春答卷。他们用科技赋能爱国精神,以青春践行时代使命,让五四薪火在数字时代绽放璀璨光芒。

服务E时代:用“数字”筑温情传递服务温度

学院志愿者协会始终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工作理念,用专业力量诠释爱国情怀,打造“日常保障(基础层)、学科特色(专业层)到社会需求(战略层)”的金字塔型志愿服务体系,构建“需求—服务—反馈”的数据驱动模式,形成PDCA(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和“策划—培训—服务—复盘—完善”的管理闭环,始终坚守初心,服务师生反馈社会。

20242025年度,协会组织开展志愿活动超30次,累计志愿时长达2500小时,志愿者超1000人次。协会在校内搭建育人平台,组建“计科E课堂”课程帮扶志愿者团队,开展17次答疑活动,辐射学生1000余人次;协助举办“金山杯”华中地区高校第十八届程序设计邀请赛暨中国地质大学第二十届程序设计大赛等大型活动。在校外建立计算机普惠性科普基地,开发“人工智能启蒙”“编程思维养成”等主题课程模块、创新暑期教育托管模式、开展电脑义诊等,在跨校合作中,单次活动最高联动志愿者150人;在社区服务中,累计服务孤寡老人28户、青少年120余名,传递志愿服务的温暖与力量。

服务E时代志愿者协会获评“2023-2024年度校级十佳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团中央与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2024年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左岭街道2024年度优秀志愿服务项目”、2024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校级优秀团队、“2024-2025年度校级十佳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协会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活动,深化服务校园、服务社会的工作,为构建更加美好的校园生活和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研究生会:以“四维”引擎驱动研途航向

计算机学院研究生会,始终坚持创新发展,以思想引领为舵,以创新驱动为帆,以服务保障为桨,以文化润心为锚,用技术力量淬炼出“硬核”青春风采。研究生会通过以专业+思想引领为核心“定航”研学目标、科研创新和创新发展为目标“领航”研学探索、群体特点和现实需求为导向“护航”研学旅程、文化润心和价值引领为核心“续航”研学成长,引领研究生勇立时代潮头,践行使命担当。

研究生会构建“多彩研途”五维宣传体系,全年拍摄1000多张照片、制作7部精彩视频、撰写50余篇通讯稿,编辑80余篇推文,用心镌刻成长之路,彰显乐学上进的良好风貌。

持续推进“师说芯语”导学沙龙、研究生“开源”论坛,开展“科技论文报告会”等学术活动,覆盖研究生2000余人次,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50余项。

打造“四维”研学空间建设工程,开展“最美研学空间”“最美研究生工位”评选活动;组织40余场求职沙龙活动、协助举办30余场招聘会;建立学院楼内“生态小园林”劳动实践基地、开展绿植培育大赛活动。

举办师生趣味运动会、“计科杯”系列赛事,开展“她”力量心愿墙、“奋进计科人,共享传统美”新年游谊会等活动。

研究生会获评“2024-2025年度校级标兵研究生会”,将始终以“技术报国”为经纬,以“青年担当”为注脚,将五四精神熔铸成数字时代的青春勋章。展望未来,学院研究生会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开阔的思想、更加务实的行动,服务研究生书写人生精彩篇章。

191222班团支部:用“信仰”筑根基彰显青春力量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91222班团支部,团员人数23人,班级平均绩点3.52,位列年级第一;支部成员累计获得包括国家奖学金等在内的11项奖学金,获校级及以上个人荣誉称号20项,担任院级及以上学生干部12人;支部成员累计斩获国家级及省级奖项47项,其中国家级奖项31项,省级奖项16项。

191222班团支部构建“团支部—团小组—团员”三级联动促学体系,建立“一对一”结对帮学机制,形成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学习链。团支部秉持“自我尊重、社会责任、国家忠诚、党的信仰”的价值理念和“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实践理念,充分发挥班委、老师、朋辈协同作用,在科研创新、志愿服务、文艺体育等领域不断挑战,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华为开发者大赛等高规格赛事中勇创佳绩。团支部成员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运用专业知识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为回迁社区开展智慧助老服务、为特殊儿童开展象棋启蒙教学等,团支部志愿服务参与率达100%,累计服务时长超600小时,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获得5次国家级媒体报道。

191222班团支部,获评2024年度校级“五四红旗团支部”、“校级先进班集体标兵”,2025年度校级“五四红旗团支部标兵”等荣誉称号。团支部将继续秉持“思想优、凝聚强、辐射广”的建设理念,在思想引领、组织建设、实践育人等方面不断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团属新媒体:打造“育人平台”重构媒体新生态

团属新媒体平台以“强化思想引领、服务师生需求、传递校园声音、助力文化建设”为宗旨,依托“CSer在地大”(微信公众号)和“地大CS计小软”(QQ空间),联动“新媒体组-平面设计组-影音技术组-新闻组”四个部门,构建了“品牌打造+内容创新+部门协同+数据驱动”工作模式,制定了《团属新媒体运营规范》、《部门培训考核制度》等制度,推出了“暑期夏令营”活动,建立了“在线文档库(云端共享)—采编(编辑留痕)—审核(多轮审核)—发布(分类归档)”的标准化运作机制,实现了传播力、引导力、服务力的显著提升。

CSer在地大”全年策划推出总推文数400+篇,总阅读数量超36万次,关注人数破万。“地大CS计小软”全年发布说说量700+篇,空间总浏览量近9万次,关注人数破千且持续增高。联动“山河网络工作室”和“后勤保障部”等制作推出《支部书记讲党史》、《新生入学劳动教育课》、《“金山杯”程序设计邀请赛》、《迎新季》、《毕业季》等系列短视频,形成“校-院-人”三级联动传播格局,有效扩大影响力。

团属新媒体平台强化思想引领,打造“党建品牌专栏”、“育人平台专栏”、“E心为你心理专栏”、“就业求职专栏”、“特色活动专栏”等五项特色品牌专栏,最终实现从内容生产到价值共振的质变。平台获评2024年度校级“十佳团属新媒体平台”、新媒体组组长获评2024年度“十佳团属新媒体达人”、原创视频《南望山下,未来已来》获评2024年度校级“优秀视频”、原创内容《迎新季|24级本科CSer们的数据大揭秘》获评2024年度校级“优秀原创内容”。团属新媒体平台将持续加强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价值引领,引导青年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真正成为数字时代青年思想引领的重要平台!

百年五四,薪火相传。计算机学院青年从志愿者协会的“温情服务”到研究生会的“创新突破”,从团支部的“民主治理”到新媒体的“科学传播”,他们以五四精神为内核,以数字技术为羽翼,在爱国中坚守初心、在进步中开拓疆域、在民主中凝聚力量、在科学中照亮未来。他们不是历史的旁观者,而是代码洪流中的掌舵人,在数字时代的星辰大海中,学院青年正以青春之名,续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答卷!


海报:王欣润

图文:计算机学院

审核:林小艳、王太茂、李欢欢、刘佳丹

校对:刘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