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科励志先锋|研究生国奖获得者陈瑾:松弛有度,潜心科研

发布人:刘佳丹发表时间:2025-04-01点击:

个人简介

陈瑾,女,汉族, 20012月出生,是一名中共党员,于20229月推免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师从颜雪松教授。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了一篇SCI一区TOP期刊的一作论文和一篇IEEE Trans期刊的三作论文,获得了亚太地区研究生数学建模比赛国际二等奖(团队排序第一)。

事迹材料:

谁的青春不迷茫

陈瑾同学在本科期间参加的数学建模相关比赛中了解到了智能优化方面的知识,例如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蚁群算法等,并且将模拟退火算法应用到了如何设置相关决策变量从而得到回焊炉的最优炉温曲线的实际问题中。之后在研零的时候联系颜老师进行阅读论文和参加组会,第一篇论文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下的进化优化的综述,颜老师让翻译,她就麻瓜似的使用各种翻译软件通篇翻译了一遍,学习到了什么是动态优化问题、动态优化问题的分类以及每一分类下的现有解决方案,也认识到要快速了解一个全新的领域首先需要通读综述,如果对其中的某些内容比较感兴趣再去搜索相关论文进行精读。而第二篇论文与多模态优化相关,其实也很没有很懂,但她觉得很有意思,居然可以把信息领域的熵和经济领域的效用理论直接应用到其中。新学期开始后,颜老师就确定了她的方向——高维多目标优化,是具有三个以上的目标函数的优化,与多目标优化相比,面临着非支配解太多而选择压力太小、多样性指标不够完善等挑战,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发过来几十篇经典论文,于是她在研一时就一直在阅读这些论文,最后除了特别久远的基本大差不差地都阅读完了。在此过程中,她常常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科研,对此非常迷茫,从零开始真的太难了,这是每个科研新人都会经历的困惑,所幸在大家的指导和帮助下,随着积累的增多,理解也在不断地深入,才发现轻舟已过万重山。

沉下心是一切的基本

在研一阅读完所有论文后,就开始着手做实验。起步相较于其他科研很厉害的同学确实比较晚,不过她放平心态,沉下心来,立马想到一个还算不错的idea,于是她先写了一个大纲,然后使用现学的matlabplatemo进行编码。因为是高维的,数据量很大,所以每次对比都需要跑很长时间,所以她尽量白天修改代码,然后晚上花一整夜去运行代码,这样第二天就能看到实验结果,十分辛苦,经常熬夜。经过不断地调整,对比,最终成功了!之后开始撰写,通过跟颜老师的反复协商和讨论中,在师兄和审稿人的建议基础上,完成了一篇比较完美的论文,也顺利被SCI一区TOP期刊接收。后来受到师弟师妹的邀请,她又参加了亚太地区研究生数学建模比赛,虽然每次都在吐槽太累了,这是最后一次,可还是参加了,也许是真的热爱数学,也许是享受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也许是珍惜最后一次大家一起努力拼搏朝一个目标奋进的团队比赛。选题是智能优化相关的,她们对此比较熟悉,又现学了流体仿真软件fluent,就顺利做出来了,并且获得了国际二等奖的好成绩。除此之外,陈瑾同学还参与了颜老师下的很多重点项目,在与我校资源学院合作的勘探者系统中负责搭建界面、编辑在线表格逻辑、校正化探物探数据等工作,在与深圳市水务局合作的水环境大数据管理平台中负责处理水环境大数据、上传至mongodb云数据库中等工作。

学习之外

陈瑾同学平时比较关注国内外政治新闻,也经常和家人朋友交流,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认真对待每一次党会,即便线下没时间,线上也积极参与,会后再写下自己的心得感悟,尽可能地向党组织靠拢,端正态度和踏实做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在研一时和同门一起加入了学院的学术部,参与组织了科报会等活动,通过实践锻炼了沟通交流和组织协调能力。还成为了颜老师的助教,按照要求顺利完成收作业、改作业等任务,确保教学流程的顺畅进行,充当老师和学弟学妹之间的纽带与桥梁。她认为助人者自助,这些能使得个人暂时脱离对世俗成功的追逐,从而实现真正的价值。而在生活中,时常寻找生活的快乐,和同门一起扔飞盘、打羽毛球、玩剧本杀等,和朋友一起到武汉的周边逛逛探索美景美食,和家人一起聊聊近况,有时也会独处看看书看看剧思考人生。她认为work-life balance很有必要,不能过于紧绷将所有精力都投身工作,也不能过于松弛从而玩物丧志,物极必反,只有做到两者的平衡,在生活中工作,在工作中生活,才能相互促进,达到良性循环。

师长点评:

颜雪松教授:陈瑾同学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专注度,不仅理论知识扎实,而且能够灵活运用,勇于创新。在团队项目中,积极主动,善于沟通。同时,对待学术严谨认真,对待同学真诚友善,是一名优秀的研究生。


图文:计算机学院

审核:李欢欢

校对:刘佳丹